深水埗海皮尋覓一甲子回憶之毫半汽水-粵語解述2017 Heritage Shumshuipo Pier & Barracks

有調查說深水埗是全港最窮困的地區,這裏的食店價錢廉宜,走平民化路線。石硤尾街的增煇,是其中一間路邊鐵皮大牌檔老字號,已超過四十年歷史。本由陳絹家庭式打理,十八年前由女婿康寶明接手。他本在荃灣街市幫家族雞檔賣雞,外行人,所以接手時,家人、朋友、行家,幾乎無一人看好他,全都在背後看不起他,甚至賭他幾時結業。但康寶明倔強不認輸的個性,人家愈看不起他,他卻本着愈要做好的心態去做。 可是當時增煇是一個爛攤子。先是菜式,與一般大牌檔的無異,沒特色的菜式,吸引的客人多數想填飽肚皮或是「磨爛蓆」式的打釘消費模式,多是運輸佬或是裝修佬光顧,還有些有背景人士,常吃霸王餐。 再來是大牌檔座位不多,客人多時,很多就違法在街上擺放多幾張枱,希望多做些生意。可是這樣就會招來食環人員的罰單,他當時年少氣盛,時時和食環署理論,甚至打架也試過。愈不服氣,食環就愈盯上他,罰單一張張的罰,罰到他怕,他才學會妥協。 那時剛好對面的一間茶餐廳結業,他就租下來擴充,希望客人能坐舒服些,不用坐在街上。另外在菜式方面,他就出外多試人家的特色菜,試過好的,就回來跟廚師說,希望廚師增添特色。例如大孖頭抽雞、孜然豬寸骨、wasabi魷魚圈等。 他又動用在街市做過多年來積蓄下來的人脈,入到優質又稀有的海鮮,希望客人不用去西貢、流浮山、鯉魚門,在深水埗也可吃到新鮮游泳的海鮮。在他的努力下,客人慢慢多了一批斯文客,包括家庭式、金融人士、生意人等,一傳十、十傳百,慢慢儲了一班客回來。 可是廚師大哥卻跟他唱反調,煮的食物不對路,不好吃。康寶明覺得這麼優質的貨買回來,廚師卻把它炒得糟蹋了,向廚師大發雷霆,廚師大哥就拉大隊離場,整個廚房一下子被真空了。他大受打擊,心灰意冷下,想過放棄,轉他行算了。 可是他那不服輸的個性,令他嚥不下這口氣,他向舊下屬逐個逐個打電話去挽回,令局面穩定了下來。 去年,增煇突然得到米芝蓮推介,他堅持了十八年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,令那些當初看不起他、嘲笑他的人另眼相看。他覺得為自己爭回一口氣,總算吐氣揚眉。 增煇藝廚 地址:深水埗石硤尾街31-33號 電話:2778 8103 營業時間:6pm-2am